定啦!定啦!
6月10日,“2018中國LED照明燈飾行業100強”榜單發布會將在中山古鎮華藝廣場盛大舉行。今年“百強榜”榜單將再次掀翻整個行業!
其中,“上市公司表現”將是一大看點。
觀察以往四屆“百強榜”榜單可發現,上市公司(含新三板)與非上市公司上榜數量變化非常明顯。其中,上市公司(含新三板)從最開始的36家上升到65家,漲勢驚人;非上市公司從最開始的64家下降到35家,下滑明顯。
直至“2017百強榜”,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之間,不僅企業數量差距明顯,業績差距也在進一步拉大。
據統計,“2017百強榜”百強企業業績總計1385億元,其中上市公司總業績1050億元,占比76%;非上市公司總業績335億元,占比24%,相差3倍之多。
那么,“2018百強榜”究竟會有多少家上市公司?相比往年,它們的業績又將出現什么樣的變化?值得期待!
A股LED照明上市公司
從34家到47家
霸占百強近半數
以往四屆“百強榜”榜單中,A股LED照明上市公司的入榜數量總體呈平穩上升之趨勢。
據統計,在“2014百強榜”“2015百強榜”榜單中,多數A股LED照明上市公司處于“百強榜”榜單前列。
到“2016百強榜”,上榜的上市公司(含新三板)數量達到53家,非上市公司47家,兩者之間幾近持平。其中,A股LED照明上市公司共有38家。
直至“2017百強榜”,A股LED照明上市公司上榜數量已接近榜單數量的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2017百強榜”十強企業中,僅有立達信為非上市公司。其余皆為A股LED照明上市公司,如木林森、三安光電、歐普照明等。其中,雷士集團為“港股”。
展望“2018百強榜”
A股上市公司或將繼續強勢領跑?
從歷屆“百強榜”榜單可發現,一方面A股LED照明上市公司數量連年增加;另一方面,獲得資本加持的一眾A股LED照明上市公司也正在往榜單“金字塔”頂端持續聚攏,“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正在加劇。
此外,今年有一批LED照明企業也在加快沖刺IPO。如公牛集團、久量股份、金源照明、北京新時空等發布招股書,晶豐明源另走科創板;再如達特照明、羅曼股份等積極從新三板中轉板,等等,資本路已成為眾多LED公司的首選。
那么,“2018百強榜”十強會不會變成A股LED上市公司的“后花園”? A股LED照明上市公司將達到多少家?值得期待!
新三板LED照企
從2家到18家
已成榜單“生力軍”
自2013年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 誕生后,引發了眾多中小LED照企的掛牌熱潮。
到2016年,新三板LED照企已超過200家,與此同時,新三板LED照企也逐漸成為歷屆“百強榜”榜單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在“2014百強榜”中,上榜的新三板照企僅有2家,即光莆股份(已轉主板)和金達照明,它們均是在2014年掛牌新三板。
“2015百強榜”中,新三板LED照企上榜數量顯著提升,共有10家擠進總榜單。
其中,康銘盛挺入前30強,為第24名。其余企業均位于“2015百強榜”50名之后。
到“2016百強榜”,共有 15家新三板LED照企,占比約28%。而就在2016年,“新三板掛牌熱”席卷整個行業。
再到“2017百強榜”,新三板入圍百強企企業已升至18家,銷售業績總和為66億元,占據總榜單業績5%。
據悉,“2017百強榜”中,新三板百強企業不僅入圍數量較“2016百強榜”有所提升,入圍門檻也有所提升,達到22390萬元。
展望“2018百強榜”
新三板LED照企入榜數量或將大減?
相比2014—2016年掛牌新三板的火熱,近幾年掛牌及申報新三板的LED照企數量明顯回落。
截至今年5月,已有超過50家LED公司摘牌新三板,包括康銘盛、晶科電子等新三板明星LED照企。
此外,更有部分新三板LED照企選擇另外的路徑發展,如光莆股份已轉板,達特照明和羅曼股份正在轉板,等等。
那么,在新三板照明圈“大失血”之后,“百強榜”新三板LED照企數量是否會下降?這又是否意味著非上市公司的上榜機會增加?“2018百強榜”將見分曉!
LED照明非上市公司
從64家到35家
數量下滑很明顯
細數四屆“百強榜”,最明顯的變化就是LED照明非上市公司數量的不斷下滑,從榜單占比超半數下降到35%,與上市公司形成強烈對比。
從榜單排名看,非上市公司的整體名次也在逐年不斷下滑,其中,部分原因來自上榜LED照明公司成功IPO:如歐普照明在2016年成功IPO,三雄極光、得邦照明在2017年成功IPO,等等。
據悉,目前,A股及港股LED上市公司已超過60家,新三板LED上市公司已超過200家。
與此同時,部分LED照明上市公司2018年年報業績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此外,新三板在照明圈中“遇冷”現象也越發明顯。
因此,“2018百強榜”前十強、前二十強是否還有非上市公司的“立足之地”,仍存懸念。
展望“2018百強榜”
更多行業“隱形大鱷”或將現身?
隨著更多的LED照明企業沖擊IPO,如公牛、久量等已發布招股書,晶豐明源劍指科創板等,更多的行業“隱形大鱷”或將浮出水面。在這種情況下,非上市公司入榜數量將有怎樣的變化?
相較“2017百強榜”,“2018百強榜”榜單局勢是否會產生新的重大變化?LED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之間的數量對比又將有著怎樣的落差?
一切盡在“2018百強榜”!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