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藝術涂料,涂料界的人士都應該有個大概印象,這個涂料品類從2015年上半年開始大范圍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它被涂料廠商視為下一個高利潤的掘金點,隨后市場上便出現了藝術涂料井噴式爆發的局面:2015年,被涂料廠商視為下一個高利潤掘金點的藝術涂料市場呈現了井噴式爆發的局面,塔薩尼的9大藝術涂料體系、巴德士的“米蘭星光”、三棵樹的圣馬克藝術漆、嘉寶莉的琺藍邸、瓦科的肌理壁膜、立邦的米蘭諾MILANO藝術漆、華隆的藝術涂料、美涂士的“梵蒂斯”藝術涂料、多樂士的墻繪服務、千色花的MP7墻面藝術漆......接踵而至的藝術涂料品牌令人感受到藝術涂料市場的興盛。
事實上,這并不是藝術涂料首次在國內出現,藝術涂料其實就是以各種高品質的具有藝術表現功能的涂料為材料,結合一些特殊工具和施工工藝,制造出各種紋理圖案的裝修材料。藝術涂料的重新興起可能得益于經濟水平提高、消費需求提升、涂企尋求突破點、房地產市場等原因。嚴格意義上說,它并不是“新技術”,歐洲幾百年前已經開始使用,而在國內,藝術涂料也發展了很多年。2002年,意大利藝術涂料曾高調入華,最終卻是鎩羽而歸,當時評論人士稱是因戰略失誤。十幾年過去,國內藝術涂料的市場是否已到火候?它的后續發展會逆轉之前的不堪表現嗎?市場風云變幻,筆者無法預知答案,但從目前國內藝術涂料的發展狀況來看,倒是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
首先,藝術涂料市場認知度低,消費意識還待培育。調查數據指出,即使是70后、80后、90后的群體,也有60%的受訪者不知道藝術涂料,并且有85%的受訪者表示裝修業不打算考慮藝術涂料,只有10%受訪者表示未來裝修會嘗試使用藝術涂料。年紀大一點的消費者情況就更難盡如人意了。多位業內專家認為:“藝術涂料取代傳統白墻,是對傳統習慣的顛覆,在我國可能在短時間內很難被接受。不過消費習慣是可以培養的,而且消費水平的提高擴張了藝術涂料的發展空間,在這一方面,藝術涂料廠商需要多加宣傳,提升藝術涂料的知名度,不少藝術涂料品牌實際上也做得不錯。
其次,傳統的渠道布局制約了藝術涂料相關產品的推廣。目前藝術涂料銷售的主要渠道為建材市場,基本面向“新裝修”客戶。這就等于把目標消費者局限在房產增量的市場上,搞成了小眾產品,遠離了為數眾多的房產存量市場消費。為了進一步打開市場,一些企業開始在藝術涂料銷售中積極探索,開發新的消費市場,打造市場新增長點。
第三,藝術涂料的產品標準化、通用化有待推進。去年12月,佛山市順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下發《聯盟標準備案通知》,通知顯示,由順德涂料標準聯盟報送的聯盟標準:Q/SD30-2015《建筑用水性藝術涂料中有害物質限量》正式通過備案,這是目前國內首份藝術涂料行業標準。據悉,該標準是由順德涂料標準聯盟單位組成的,以規范建筑用水性藝術涂料中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有害物質容許限量的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等技術發展為目的的聯盟組織。但僅有這一份有害物質限量標準遠遠不夠,藝術涂料市場是一片藍海,挖掘商機的可能性很大,需要方方面面的規范,讓企業放心生產,讓消費者安心使用。
筆者認為,標準的制定要從基礎做起,事在人為,最基礎的莫過于涂料工程師的資格評定標準了,尤其涂裝技術越來越成為涂料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藝術涂料近些年來在國內涂料市場中發展火熱,但相關的技術知識尚未全面普及,作為其中中堅力量的技術工程師難以及時更新知識,這都給藝術涂料涂裝的發展帶來障礙。前幾天(9月22日)在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順德基地舉辦的2016廣東省建筑涂料與藝術涂料發展沙龍中,順德涂料商會會長胡景釗就在現場公布了“廣東省涂料行業工程師”資格評審條件,從人才資格評審做起,推動藝術涂料向前發展,筆者也相信,此評審的出現將為藝術涂料提供大量后備人才,填補藝術涂料在應用推廣方面的不足。
同樣是在2016廣東省建筑涂料與藝術涂料發展沙龍中,國家涂料檢驗中心檢驗室主任陳紀文發表了《關于藝術涂料產品標準、質量把控及發展趨勢解讀》主題演講。他談到,藝術涂料經過幾年發展已經形成逐漸成熟,但要對藝術涂料產品進行規范還是比較難,比如在材料的使用上比較多,而這材料的復雜性也導致了標準的制定上存在難度,很難用一個統一的標準去規范產品。藝術涂料要發展,除了關注美觀性上,也要重視材料的問題。他希望企業能老老實實做好產品,做好產品質量,實現產品環保要求。
而佛山市順德區阿迪斯裝飾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安康義則在《重涂市場中藝術涂料的應用》演講中,著重提到藝術涂料在重涂市場中的應用,重涂消費人群不再以滿足剛需為前提,消費能力和消費品味的提升讓單純的產品功能及色彩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而藝術涂料經過幾年發展形成了成熟的專業藝術涂料產品和服務品牌,更注重應用,更講究設計,更尊重風格和空間,重涂市場的出現恰恰讓藝術涂料找到了呈現價值的市場。
長沙摩登大師裝飾設計有限公司摩登大師藝術涂料總經理設計總監張津華從終端入手,從經銷商角度對藝術涂料進行解讀,他表示,經銷商銷售和經營藝術涂料,最重要的是要在銷售的過程中形成一張王牌,建立一套流程,一套模式以供經銷商進行革新。同時,張總通過自身對設計、生活的感悟,張津華在產品的色彩、風格等方面也進行了解說。他認為,色彩不僅有色相的表現,還有色彩的明度和純度的表現。而藝術涂料往往是工程的最后步驟,所以,藝術涂料在銷售上要做到前置化。
陳紀文、安康義、張津華的演講分別從標準制定、應用設計、渠道終端等方面對藝術涂料提出建議和期待。從去年到現在,藝術涂料已從星星之火成長為可以燎原之勢,它亟需的標準的制定,我們期待“廣東省涂料行業工程師”資格評審能開一個好頭,給藝術涂料一個規范化發展的未來。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