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行業2014-2018年紀要:
2014-2015年:東非酸枝迅速崛起,眾多廠家對東非酸枝的暴利趨之若鶩。
2016年至2017年:新中式的概念風靡紅木圈,新中式成為眾多廠家炒作概念的香饃饃。
2018年時至今日紅木市場圈風潮居然是所謂的爆品時代的工業革命。
前 言
工廠當然是量大形成規模效益才能獲得更多的成本優勢,我們看到紅木行業的“爆品”“行業革命”的時候有點別扭,爆品需要具備三個基本特點:
第一,創新,設計上的創新符合消費者的審美。
第二,極致,把產品品質做到極致。
第三,痛點,一定要解決消費者的痛點。
而現在業內所謂的爆品都是一些做了好幾年的老款式,不存在設計一說。
第二品質做到極致,如果一定要說這些爆品有什么極致,他們把偷工減料做到了極致。
第三,痛點,難道紅木家具消費者的痛點是價格?這么說來痛點太好抓了,因為所有各行各業的痛點都是價格。
“行業爆品?”
今天我們不講產品質量本身,以后我們將有專門的產品文章讓大家理解產品的差異。
講講紅木行業商業環境與爆品相關的事兒。
第一,實體經濟無利好,紅木行業也不例外,大家都在說生意難做,一個原因是因為近些年大量的資金涌入紅木行業,從2014年開始中山大涌的紅木家具廠成幾何倍數增長,導致嚴重產能過剩,最近兩年經營不善的廠家陸續倒閉,這是正常市場規律,市場在不斷萎縮,實體經濟在不斷下滑,產能嚴重過剩,大涌的家具廠的數量比每天來大涌訂貨的客人還多得多,這是事實,紅森堂堂主認為當下所謂的爆品,只是廠家為了打價格戰祭出來遮人耳目的大旗而已。
第二,再說說綜合成本,受到環保和貿易戰影響,廠房租金,原材料,包裝材料成本幾乎翻倍,而人工成本更不用說,手工行業手藝好的師傅真是鳳毛麟角。那么在原材料,包裝,廠房,人工等所有生產因素上漲的情況下,這些的“爆品”的價格卻幾乎腰斬,是不是有貓膩?去年大涌批發純刺猬紫檀財源滾滾2.2萬左右,今年經歷了眾多成本上漲的因素之后,因為工業革命的到來成本反而批發價降到了1.5萬以下?其實這個價格就是新會最便宜的毛坯加上最低工價的打磨油漆能做出的價格,“工業革命”實際上是經營的一種倒退。或者說是把劣質的新會貨經過打磨油漆,然后包裝一下,冠之以“工業革命”的概念,就是“爆款”?(新會也有很多做的好的半成品工廠,但是毛坯價格比這種爆款成品價格還高)
第三,再說說技術含量,中國向來缺的是賺錢的項目,從來不缺錢。如果機器在綜合成本提升20%的情況下能使總生產成本降低50%,真的有這么高的效益為什么整個行業都在叫苦不迭而不愿意去完成工業改革?據我了解我們行業某大廠機器因為銷量問題屬于半開半休停狀態。紅木是一個小眾商品,受銷量限制,機械化作業對行業帶來的推動遠沒有想象中的巨大,因為過量生產的結果就是積壓庫存。
第四,再說說品質,工業革命不僅要帶來產量的提升,必須還要帶來質量的提升。今年展會陪經銷商朋友看到各大鼓吹爆款廠家的爆款刺猬紫檀產品,展廳的樣品是全鬼臉,頂級紋路,我朋友問了:這個錢就是這個貨嗎?銷售說:不是,我們廠里會給你挑其他更好的。我朋友不信:那么走去你廠里看看。檢閱半成品的品質之后,朋友走出廠門回到車上跟我第一句話就說:這個廠在侮辱我的智商!其他的毛坯貨都是垃圾!我開玩笑說:是不是有種給你看的是范冰冰,交的貨卻是鳳姐的感覺?
在無數次反復的思量中,我覺得真正的工業革命一定是產量和質量的雙重提升,沒有品質和沒有休止的價格戰只會給市場帶來深深的負面影響,一個企業不僅僅要賺錢,還要有社會責任感。如果把劣質的產品經過包裝和高超的營銷手段推銷給消費者,白天高舉產業革命大旗,晚上在家數著不明真相卻信任你的消費者的鈔票,這種“岳不群”式的“爆品”我們真的不要!
文中只針對“爆品”“行業風暴”的現象發表評論,不針對某些廠家,請大家不要對號入座,1.5萬以內財源滾滾在江門和浙江市場一直都有,這種沒有品質的爆品對市場毫無沖擊可言,其負面作用就是擾亂市場環境和侵犯消費者利益,消費者應該警惕并避而遠之。
早在幾十年前魯迅先生就告訴了我們爆品的真諦:
“這世界上本來沒有爆品,把產品和服務做好,買的人多了,自然就成為了爆品!”
----
附:這個文字早就在2018年年初寫了,今天把它傳上來的時候我想分享我此刻的感悟:
“工藝品最大的價值在于凝聚了人類智慧的結晶,中國傳統工藝品都是中華民族能工巧匠們傾注大量精力和心血鑄就而成,無論是中國傳統古典家具,還是四大繡,瓷器,園林,字畫等等,永遠都只會少而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傳統手藝人越來越少,還有多少人能給你靜下心來精耕細作?我們購買的和欣賞的不僅僅是一件商品,而是一件匯聚民族文化的藝術品,我們花的錢更大的價值在于購買了這種有工匠精神的大師們為產品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他們的大智慧和大才能施展在稀缺的自然資源上,這才鑄就了人間的藝術精品,這也是這類產品最讓人心醉神迷和最有魅力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