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國內的家具行業呈現了兩種趨勢,一個是家具市場已由賣方轉向買方,另一個則是家具企業也逐漸從高利潤時代走進了微利時代。而造成這兩種趨勢原因是家具行業已逐漸成熟,業內品牌數量多競爭異常激烈,同時同質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眼看市場的“大蛋糕”已經被吞食得所剩不多,于是大部分家具品牌開始采取了價格戰來應付,每到大小長假各種特價促銷信息滿天飛。
然而,事實證明家具企業打低價的價格戰取得的效果往往適得其反,因為面對薄利多銷的營銷手段,消費者早已麻木,他們的注意力已經不再價格上面,反而是更注重家具的質量、環保等問題。所以有些企業因為產品質量不佳,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而日益的價格戰令到他們夫人又折兵,進而陷入了資金缺乏的壓力中。
價格戰損害品牌形象
每當節假日來臨,家具行業便會掀起新一輪銷售旺季。這時,一些家具品牌往往急于通過促銷活動清空庫存,把價格壓低,而忽略了消費者最為關注品牌形象,在這種情況下,促銷活動往往不如人意。對于家具品牌來說,零售終端常常會對一些品牌商品推出打特價的促銷活動,如果做一些有限的價格折扣,尚可以接受,但是也要避開打“超級特價”的促銷手段,否則賣力不討好,不僅錢沒賺到,還會造成品牌形象受損。
資金壓力增加倒閉風險
近年來,低迷的市場與上漲的生產經營成本似乎是跟企業“開起了玩笑”,不少家具企業在資金上陷入前所未有的壓力。出于對資金的渴望,越來越多的家具企業老板選擇上市,然而上市的道路走得并不平穩。于是,有些老板開始選擇其他融資渠道來緩解資金缺乏的發展環境。但是盲目融資是有風險的,特別是在銀行借貸困難的時期,很多企業開始轉戰民間借貸,這無疑是在給企業自身挖了一個大坑,倒閉的風險也隨之加深。
家具企業如何擺脫價格戰怪圈?
其實可以看出,雖然家具行業已經不再是那個具有豐厚利潤回報的年代,常用的營銷手段也已經令消費者無動于衷,但是有些真實本質的東西是不會變的。企業關鍵是需要改進自身,踏踏實實做好產品,專注消費者需求,努力創新,建設好品牌。同時,面對當下的資金壓力,可以適當控制成本、規范財務制度,開拓電商渠道、下沉至低成本渠道等。做好了這些內容,家具企業才能真真正正重新站起來,擺脫價格戰的怪圈。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