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產品現在務必講究的就是環保,這是現在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了。但是,面對市場上了五花八門的涂料品種,難以分辨其性能也是消費者頭痛的問題。而如今的水性涂料大受消費者歡迎,有可能會成為了涂料的主流產品,皆是應為它環保的核心性能。不過有專家表示,水性涂料在價格、裝飾效果上還是有欠佳的地方,這還需企業們努力研發,克服缺點,使它能真正的成為涂料市場的主宰者。
行業熱而市場冷
作為近年來新興的一種家裝產品,水性涂料主要以水為稀釋劑,相比于傳統的溶劑性涂料,甲醛、芳香類碳氫化合物等有害物質被大大降低。但消費者對于水性涂料的認識還有待提升,消費者只關注涂料的硬度、豐滿度,而忽略其他方面的認知方式需要改變。
據了解,中國涂料產量在2011年突破千萬噸大關,達到1079.5萬噸;2012年同比增長10.7%,中國已當之無愧地成為涂料生產及消費的第一大國。然而,我國水性涂料的使用率卻遠遠落后于美國和歐洲。目前,我國水性涂料的使用率還不足10%,市場呈現出“行業熱市場冷”的格局。
水性涂料始終不能撼動油性涂料的市場地位,除市場認知度有限外,性價比以及企業轉型成本也是阻礙其發展的重要因素。據介紹,水性涂料在國內的發展非常曲折,從興起到現在的十幾年間,國內不少企業先后涉足,但卻難成規模。在北京的一些家居建材市場,記者注意到,水性涂料的價格比油性涂料要高,而且很多涂料銷售人員除了“環保性能”外,也說不出水性涂料的其他優勢。
水性涂料
此外,目前大部分涂料企業一般都以油性涂料作為主打產品,這一點從水性涂料不足10%的市場銷售份額上可見一斑。因此,一些企業并不愿意冒險進行“油改水”的轉變。而且,要實現油性向水性的轉變不僅僅是產品轉變,在油轉水之后要對涂裝設備、油工施工工藝等一系列后續服務進行改變,其中勢必會產生巨大的轉型費用。
中國涂料工業協會秘書長楊淵德認為,國內涂料企業發展水性涂料無疑對環境是個最大利好,還可以降低市場上水性漆產品價格,惠及消費者。但是,要以水性涂料代替油性涂料,不僅需要對原有的涂裝線進行改造,在生產工藝上也有很大不同。涂料企業應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避免讓不成熟的水性涂料產品流向市場。品質升級尚需努力。
雖然水性涂料開始被更多的消費者所接受和認可,但是對于更大的中低消費市場而言,依然是油性涂料的天下。有資料顯示,水性涂料在歐洲的使用率已經達到 80%,并且從2004年開始,歐盟已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油漆。而在國內,水性漆的使用率還非常低,北京、上海等發達城市也僅達到30%。
對此,認為水性涂料最大的優勢在于環保,但由于目前國內多數水性涂料的涂裝效果還不能完全達到與傳統涂料相同的效果,而且,水性涂料的涂裝過程受施工環境的影響較大,施工周期較長。因此,水性涂料還很難真正占據市場。
不過,行業內對水性涂料的未來前景保持樂觀。水性涂料健康、環保等特性,在近幾年的銷售市場中已經明顯表現出了不斷提升的趨勢。“水性涂料的市場前景巨大,對于國內眾多涂料企業而言,加大研發力度,突破技術瓶頸,不斷改進并提升其性能是重要舉措,同時,在銷售終端的大力推廣和對市場需求的培育更是必不可少。”趙玲表示,涂料企業除了關注產品的質量及健康指標之外,更要在消費市場的培育上傾注更多的精力。她認為,產品的產業化需要各個企業共同推動,一方面,需要相關部門的關注與支持,另一方面企業需要與家裝公司等達成共識,同時更要向消費者普及水性涂料的知識,宣傳產品優勢。
為了減少VOC排放,涂料的水性化成為了趨勢,目前在各種裝飾場所都用到了水性涂料,國家也推出了多項標準,保障了水性涂料行業的良好發展。然而,要真正實現水性涂料產業化,不是幾家企業的努力,更不是短期內就能輕松實現,而是需要整個行業的共同努力。
- END -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